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对于确保全年粮食丰产,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至关重要。当前,随着气温回升,市中区史家镇等地通过加强农作物管护、撂荒地整治、农技指导进村等方式抢抓农时,为下好全年农业生产“先手棋”提供有力支撑。
△查看土豆幼苗生长情况
△成片的土豆幼苗
(资料图)
2月8日,记者在史家镇方田村看到,村民们正在查看土豆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农作物管护,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春耕生产景象。
△油菜花
除了土豆,方田村的近百亩油菜也长势喜人,金黄色的花蕊点缀其中,犹如一副艳丽的春日油画。据了解,2022年通过撂荒地整治,方田村共开垦荒地100亩,其中种植油菜95亩,土豆5亩。
△玉米苗
同时,在史家镇桐梓村,10余亩早玉米也盖上了今年的第一床“保温被”。由于早春天气寒冷,这层薄薄的白膜不仅可以增加地表的温度,还能使土地的水分不容易散失,增加玉米产量。
△清除大棚内的杂菌
在史家镇牛桥村的五彩牛桥菌类基地里。随着最近气温回暖,基地也迎来了头茬羊肚菌的生长关键期,村民们在市农科院农艺师指导下清除杂菌,为2月下旬羊肚菌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史家镇2023年小春农作物面积共15467亩,其中豆类1000亩、洋芋577亩、油菜8874亩、蔬菜3771亩,其他农作物1245亩。为减轻受干旱天气影响,下一步史家镇将对辖区内的提灌站进行日常维护检查。同时,史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将联合区农技总站对辖区内农业生产开展技术指导,为小春生产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