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观山湖区朱昌镇赵官村首批赤松茸陆续出菇进入采摘期,一个个“小胖墩”让林下的闲置土地焕发新活力,也撑起了村民增收的“致富伞”。
在位于观山湖区朱昌镇赵官村朱关大坡的赤松茸种植示范基地,一片片赤松茸破土而出,长势喜人,村民们细心地采摘着成熟的赤松茸,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据介绍,该基地赤松茸种植面积60亩,于今年1月正式启动,2月开始撒种种植,每亩产量约为4000斤左右。该项目通过村集体经济“1+1”发展方式和贵州明鸿生态种植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不仅盘活了村里的闲置土地,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赤松茸种植基地管护员 朱先华:前期我们投入进来的工人已经达到600人次,我们按每天每人120元的工资结算,农民工一年收入就有几万元了,我们预计这个项目会带给村集体100万以上的收入。
荒山焕发新活力,受益的还有村民杜国珍,这次赤松茸的种植就有她家的土地,除了土地租金外,还有临工工资进账,看着如今长势喜人的菌菇,她对村里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观山湖区赵官村村民 杜国珍:我家有近十亩土地在里面,目前这个菌种长势挺好,现在才刚开始量产,相信以后日子更好过。
接下来,该村还将充分利用、盘活好周边闲置林下资源,将赤松茸种植面积扩展至200亩,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切实让“小菌菇”成为撑起村民增收的“致富伞”。
记者/张婷 佘洋
编辑/吴芸 责编/王瑶瑶 审核/何旭 终审/谢涛